礦物質有多種功能包括參與能量代謝、酸鹼平衡、神經系統運作、製造及維持血紅蛋白、抗氧化功能及保持骨骼健康,而這些功能對運動員發揮表現十分重要。
礦物質對運動能力相關身體機能的重要影響:
|
能量代謝輔助因數 | 神經功能 | 血紅蛋白合成 | 免疫能力 | 抗氧化 功能 |
骨骼代謝 |
鈉(Sodium) |
x |
|
|
|
|
|
鉀(Potassium) |
|
x |
|
|
|
|
鈣(Calcium) |
|
x |
|
|
|
x |
鎂(Magnesium) |
x |
x |
|
x |
|
x |
鐵(Iron) |
x |
|
x |
|
x |
|
鋅(Zinc) |
x |
|
|
x |
x |
|
銅(Copper) |
x |
|
|
|
x |
|
鉻(Chromium) |
x |
|
|
|
|
|
硒(Selenium) |
|
|
|
|
x |
|
*摘自Clinical Sport Nutrition, Louise Burke & Vicki Deakin
鈉(Sodium)
鈉是細胞內的主要礦物質,功能包括維持身體水份、酸鹼平衡、神經系統及肌肉運作。大量出汗會令體內的鈉流失。若鈉流失過多會出現肌肉無力,影響運動表現;嚴重的更會食慾減退、嘔吐、頭痛、肌肉抽筋等症狀。食鹽是鈉的主要食物來源,另外調味料、醬汁、加工食品如罐頭類、醃制食品如臘味、鹹酸菜等亦有大量鈉,其次奶類和其製品、某些蔬菜如芹菜也含鈉質。過量攝取鈉可能會引致一些人士高血壓。
鉀(Potassium)
鉀是細胞外的主要礦物質,功能包括維持身體水份、酸鹼平衡、協助神經系統傳導、調節心肌和肌肉收縮。鉀會通過汗液和尿液流出體外。鉀缺乏會造成肌肉軟弱無力、疲倦、頭暈、抽筋、心律不整;反之,若過血鉀過高亦可引致心律不整及危害心臟功能。蔬菜、水果、奶類、豆類、全麥穀類、果仁等都含豐富鉀質。
鈣(Calcium)
鈣在人體主要存在骨骼及牙齒,其餘存在血液和其他液體。主要功能包括堅固骨骼和牙齒、幫助血液凝固、調節心肌和肌肉收縮、協助神經系統運作,對保持運動能力非常重要。長期缺乏鈣會影響骨骼和牙齒健康、生長速度、增加骨質疏鬆症的危險。血鈣過低會使肌肉、手足抽筋、疲倦;血鈣過高會損害肌肉收縮功能、引起腎結石、心律不整。鈣的食物來源包括奶類、深綠色蔬菜、連骨的沙甸魚、蝦米、加入鈣質的強化食物等。
鎂(Magnesium)
鎂是能量代謝、協助肌肉收縮、調節心跳、保持神經功能的必需物質,在人體中約60%存在骨骼,27%分佈在肌肉。由於運動員出汗通常較常人多,從汗液中流失鎂亦較一般人多。鎂普遍存在食物中,例如深綠葉蔬菜、全麥穀類、豆類、果仁、奶類等。對飲食均衡的健康人士來說,缺乏鎂的情況並不普遍。缺乏鎂症狀包括肌肉無力、抽筋、心律失常;而攝入鎂過量會增加鈣質流失,腸胃不適。
鐵(Iron)
鐵是製造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所必需的物質,主要是運輸氧氣,亦參與身體的抗氧化功能。因為其運氧的能力,鐵在運動耐力中起有關鍵作用。運動會使鐵的代謝和消耗增加,所以運動員對鐵的需求量會比普通人高,另外女性亦會因為月經令鐵的流失增加。缺乏鐵會導致缺鐵性貧血,症徵包括疲倦、體力及免疫力下降。鐵存在肉類,尤其是紅肉、內臟、蛋黃、深綠葉蔬菜及強化鐵質的穀物類等。
鋅(Zinc)
鋅參與製造蛋白質、酵素,在能量和肌肉代謝、免疫能力、正常發育、傷口復原的功能中擔任重要角色。缺乏鋅會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傷口痊癒緩慢、容易患病等。吸收過多鋅會令腸胃不適、降低鐵的吸收率、令體內血銅下降,可能導致貧血、損害免疫系統。鋅的食物來源有紅肉類尤其是牛肉、貝殼類海產例如蠔,而豆類和果仁是植物類中含有較豐富鋅的食物。
銅(Copper)
銅組成體內多種酵素,促進製造及維持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在防止細胞的氧化損傷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缺乏銅會令身體無法運輸鐵而做成貧血,而一些病症或當攝入超出上限引致銅在體內聚積過多時會令腸胃不適和損害肝臟。但一般來說,銅缺乏或過量而引起上述的症狀並不普遍。含豐富銅的食物來源有肝臟、貝殼類海產特別是蠔和蜆、果仁、種子、豆類等。
鉻(Chromium)
鉻與糖代謝有密切的關係,增強胰島素的作用、幫助細胞對血糖的吸收、控制血糖水平。有研究顯示,運動後會增加鉻的消耗和排出;此外,大量進食單糖的食物會影響鉻的攝取。鉻主要食物來源有酵母、全麥穀類、肉類、西蘭花等。為了維持鉻的最佳營養效果,運動員應避免高單糖的食物例如糖果,而飲食中應包括全穀類和肉類。
硒(Selenium)
硒是一個重要的抗氧化礦物質,是眾多抗氧化酵素的一份子。營養中缺乏硒並不常見,但如果發生,缺乏會導致肌肉無力、心臟損傷。過量攝入硒會引起中毒,但例子並不普遍,過量的病徵會是腸胃不適、指甲易損壞、頭髮脫落、神經系統不正常、疲倦及焦躁。含豐富硒的食物有肉類、海產、肉臟、穀類。